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泽蛙,农田,种群,年龄划分,年龄结构,生境,蛰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两栖类因为皮肤裸露,渗透性强,因此对栖息环境质量极为敏感,被称为健康环境的指示物种。掌握两栖类各物种的分布、多度和种群趋势、栖息地类群及潜在威胁等成为两栖类保护的基础和前提。 泽蛙是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两栖类。但对泽蛙的研究并不系统深入。在种群数据易于获取时,对泽蛙的种群进行相关系统的生态研究,有助于了解泽蛙的种群生态特征。对泽蛙的种群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了解泽蛙的栖息地类型以及潜在的威胁等,以为泽蛙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和前提。 本研究在2004年-2005年首次较全面地针对上海郊区农田的泽蛙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泽蛙冬季蛰眠概况、泽蛙种群动态,以及不同栖息地内泽蛙的种群特征等,并对泽蛙种群的年龄组划分进行了探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2005年泽蛙出眠时间为三月底,四月初,且在气温下降的日期内泽蛙有重新回洞的行为。泽蛙入眠的时间为十月底、十一月初,在其间的温度较高天里泽蛙有出洞活动的行为。在四月份与十月份间,泽蛙一直在农田中活动,期间在六月份和八月份进行了两次繁殖,繁殖场所主要为水稻田。 泽蛙种群数量年度内波动最高峰出现在七月份,即经历了第一次繁殖后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排列顺序如下:七月份>九月份>八月份>十月份>六月份≥五月份>四月份。经过两次繁殖后的九、十月份种群反而低于七月份的原因在于泽蛙幼体的存活率低于其它个体,大部分幼体并没有成功参与到陆生成体种群中。种群平均体长月份间排序为五月份≥六月份>十月份>九月份>>四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产生的原因在于种群的繁殖和个体生长。 泽蛙的营养状况为五月份明显好于四月份,六月份好于五月份,七月份明显差于六月份,七月份好于八月份,九月份也明显好于八月份。即泽蛙营养状况最差的为八月份,最好为六月份。出眠后到繁殖前的一段时期内泽蛙主要进行的是觅食生长活动,七、八月份的营养状况差这可能也是造成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 依体长/体重聚类分析法,将泽蛙种群的年龄划分为四个组:体长1.5-3.1cm为Ⅰ年龄组,3.2-3.9cm为Ⅱ年龄组,4.0-4.5cm为Ⅲ年龄组,4.8-5.1cm为Ⅳ年龄组。年龄组的意义在于,Ⅰ年龄组包括了绝大多数一龄个体,和少部分年前八月份出生的二龄个体,Ⅱ年龄组为二龄个体,Ⅲ年龄组为三龄个体,Ⅳ年龄组为四龄个体。依次划分方法,上海农田泽蛙种群以Ⅰ年龄组个体为绝大部分,Ⅱ年龄组次之,Ⅲ年龄组、Ⅳ年龄组比例较小,年龄结构为典型的金字塔型。
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泽蛙,农田,种群,年龄划分,年龄结构,生境,蛰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两栖类因为皮肤裸露,渗透性强,因此对栖息环境质量极为敏感,被称为健康环境的指示物种。掌握两栖类各物种的分布、多度和种群趋势、栖息地类群及潜在威胁等成为两栖类保护的基础和前提。 泽蛙是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两栖类。但对泽蛙的研究并不系统深入。在种群数据易于获取时,对泽蛙的种群进行相关系统的生态研究,有助于了解泽蛙的种群生态特征。对泽蛙的种群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了解泽蛙的栖息地类型以及潜在的威胁等,以为泽蛙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和前提。 本研究在2004年-2005年首次较全面地针对上海郊区农田的泽蛙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泽蛙冬季蛰眠概况、泽蛙种群动态,以及不同栖息地内泽蛙的种群特征等,并对泽蛙种群的年龄组划分进行了探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2005年泽蛙出眠时间为三月底,四月初,且在气温下降的日期内泽蛙有重新回洞的行为。泽蛙入眠的时间为十月底、十一月初,在其间的温度较高天里泽蛙有出洞活动的行为。在四月份与十月份间,泽蛙一直在农田中活动,期间在六月份和八月份进行了两次繁殖,繁殖场所主要为水稻田。 泽蛙种群数量年度内波动最高峰出现在七月份,即经历了第一次繁殖后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排列顺序如下:七月份>九月份>八月份>十月份>六月份≥五月份>四月份。经过两次繁殖后的九、十月份种群反而低于七月份的原因在于泽蛙幼体的存活率低于其它个体,大部分幼体并没有成功参与到陆生成体种群中。种群平均体长月份间排序为五月份≥六月份>十月份>九月份>>四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产生的原因在于种群的繁殖和个体生长。 泽蛙的营养状况为五月份明显好于四月份,六月份好于五月份,七月份明显差于六月份,七月份好于八月份,九月份也明显好于八月份。即泽蛙营养状况最差的为八月份,最好为六月份。出眠后到繁殖前的一段时期内泽蛙主要进行的是觅食生长活动,七、八月份的营养状况差这可能也是造成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 依体长/体重聚类分析法,将泽蛙种群的年龄划分为四个组:体长1.5-3.1cm为Ⅰ年龄组,3.2-3.9cm为Ⅱ年龄组,4.0-4.5cm为Ⅲ年龄组,4.8-5.1cm为Ⅳ年龄组。年龄组的意义在于,Ⅰ年龄组包括了绝大多数一龄个体,和少部分年前八月份出生的二龄个体,Ⅱ年龄组为二龄个体,Ⅲ年龄组为三龄个体,Ⅳ年龄组为四龄个体。依次划分方法,上海农田泽蛙种群以Ⅰ年龄组个体为绝大部分,Ⅱ年龄组次之,Ⅲ年龄组、Ⅳ年龄组比例较小,年龄结构为典型的金字塔型。
喜马拉雅旱獭生境选择的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喜马拉雅旱獭,生境,生境选择,天祝,人为干扰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喜马拉雅旱獭(以下简称旱獭)属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动物,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广泛栖息的一种大型冬眠啮齿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属草食性动物,营洞穴生活。因为有其挖掘能力与牲畜争食牧草,不但严重影响优良牧草的生产力,降低草场载畜量,而且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同时,又因为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故是野生动物开发利用的重点。目前,关于旱獭生境选择的研究较少,了解它的生境特点,无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是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天祝县抓喜秀龙乡旱獭分布地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旱獭洞穴密度作为衡量生境选择的主要依据,通过在旱獭活动的区域内设立样方,分别进行旱獭活动规律、栖居地及栖居地各生态因子的调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对旱獭生境选择的规律和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研究结果如下: (1)旱獭活动规律的研究表明:在长期对付天敌的过程中,旱獭已经具有了一些生存的适应性特征。在旱獭活动地分布着许多供其居住、休息、活动、避敌等的各种洞穴,这些洞穴与它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警惕敌情,旱獭的出洞与其它动物与众不同,它们要在旱獭丘上探望较长的时间,确定无危险情况后,才开始自己的活动。旱獭的年活动周期可分为五个时期:出蛰期,性行为期,繁殖营养期,活动盛期,入蜇期。旱獭的活动旺季为每年的六月,旺季的日活动规律为明显的双峰型,就是一天之内有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期,其它时间的活动为单峰型。 (2)对旱獭栖居地的研究表明:通过对旱獭洞穴分布的样地调查,结合啮齿类动物栖息的生境特征,旱獭主要生活在山地草原和亚高山草甸之中(在2900~3300m的海拔范围内)。48个样地中,有33个旱獭分布密集的样地分布在此生境中。旱獭的主要食物是草原上的优势植物种。栖息地的各种环境条件对旱獭生活的影响是不同的,常可发现旱獭分布密度随某些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山麓阳坡和缓坡草原地带是旱獭分布的高密度地区,而丘陵陡坡地带是低密度区,高山裸岩冰雪地带,没有适宜旱獭生存的环境。 (3)生态因子对旱獭生境选择的影响表明:通过对旱獭洞穴与各种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的贡献率为38.99%;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8.30%;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1.50%,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8.80%,可以较好地反映旱獭生境的特征。根据三个主成分中载荷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影响旱獭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海拔、坡度、纬度(载荷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860、0.740、0.712)等地理因子,草高、地上生物量与地理因子又具有协同效应;距人为干扰距离、距公路距离(载荷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814和0.820)人类活动因素是次要因子;盖度(载荷系数绝对值为:0.816)将其命名为植被因子,对旱獭的生境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泽蛙,农田,种群,年龄划分,年龄结构,生境,蛰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两栖类因为皮肤裸露,渗透性强,因此对栖息环境质量极为敏感,被称为健康环境的指示物种。掌握两栖类各物种的分布、多度和种群趋势、栖息地类群及潜在威胁等成为两栖类保护的基础和前提。 泽蛙是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两栖类。但对泽蛙的研究并不系统深入。在种群数据易于获取时,对泽蛙的种群进行相关系统的生态研究,有助于了解泽蛙的种群生态特征。对泽蛙的种群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了解泽蛙的栖息地类型以及潜在的威胁等,以为泽蛙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和前提。 本研究在2004年-2005年首次较全面地针对上海郊区农田的泽蛙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泽蛙冬季蛰眠概况、泽蛙种群动态,以及不同栖息地内泽蛙的种群特征等,并对泽蛙种群的年龄组划分进行了探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2005年泽蛙出眠时间为三月底,四月初,且在气温下降的日期内泽蛙有重新回洞的行为。泽蛙入眠的时间为十月底、十一月初,在其间的温度较高天里泽蛙有出洞活动的行为。在四月份与十月份间,泽蛙一直在农田中活动,期间在六月份和八月份进行了两次繁殖,繁殖场所主要为水稻田。 泽蛙种群数量年度内波动最高峰出现在七月份,即经历了第一次繁殖后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排列顺序如下:七月份>九月份>八月份>十月份>六月份≥五月份>四月份。经过两次繁殖后的九、十月份种群反而低于七月份的原因在于泽蛙幼体的存活率低于其它个体,大部分幼体并没有成功参与到陆生成体种群中。种群平均体长月份间排序为五月份≥六月份>十月份>九月份>>四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产生的原因在于种群的繁殖和个体生长。 泽蛙的营养状况为五月份明显好于四月份,六月份好于五月份,七月份明显差于六月份,七月份好于八月份,九月份也明显好于八月份。即泽蛙营养状况最差的为八月份,最好为六月份。出眠后到繁殖前的一段时期内泽蛙主要进行的是觅食生长活动,七、八月份的营养状况差这可能也是造成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 依体长/体重聚类分析法,将泽蛙种群的年龄划分为四个组:体长1.5-3.1cm为Ⅰ年龄组,3.2-3.9cm为Ⅱ年龄组,4.0-4.5cm为Ⅲ年龄组,4.8-5.1cm为Ⅳ年龄组。年龄组的意义在于,Ⅰ年龄组包括了绝大多数一龄个体,和少部分年前八月份出生的二龄个体,Ⅱ年龄组为二龄个体,Ⅲ年龄组为三龄个体,Ⅳ年龄组为四龄个体。依次划分方法,上海农田泽蛙种群以Ⅰ年龄组个体为绝大部分,Ⅱ年龄组次之,Ⅲ年龄组、Ⅳ年龄组比例较小,年龄结构为典型的金字塔型。
不同树龄的天然更新胡桃楸幼树对生境的生长、形态和生理响应
这是一篇关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树龄,生境,天然更新,光合生理,幼树,生长,形态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森林中的光环境在空间上存在高度异质性,对不同年龄的天然更新幼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以哈尔滨市方正县转山实验林场的树龄为1-3年、4-6年和7-9年(分别简称为I、II、III年龄阶段)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天然更新幼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光环境(林缘、林隙和林下)的生长形态和光合生理等指标,探究随着年龄增长幼树在不同光环境下的生长形态、养分状况及其适应性策略,揭示不同树龄胡桃楸幼树适宜的光环境条件,为制定林下天然更新胡桃楸幼树的人工抚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对各年龄阶段幼树的生长、生物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各年龄阶段的幼树树高和地径均为林缘>林隙>林下,其中林缘的幼树显著大于林隙和林下(P<0.05),林隙和林下差异不显著;各年龄阶段幼树的根、茎、叶和全株生物量都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林缘显著高于林隙和林下(P<0.05),林隙高于林下,但差异不显著。(2)不同生境对幼树光合生理有显著的影响,生境显著影响了幼树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均为林缘>林隙>林下,且差异显著(P<0.05);随着光照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绿素a/b降低。(3)在林缘,各年龄阶段的幼树叶片有最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C、N含量以及提高了根和茎中的NSC的积累;在弱光环境中,幼树增加了叶片的K含量。(4)在林下和林隙中,II年龄阶段的幼树有最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暗呼吸效率、最低的光补偿点和叶绿素a/b、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地上部分NSC的含量;在林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光补偿点降低。(5)树龄和生境的交互作用对胡桃楸幼树的叶片形态、光合参数、叶片中C、N、P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林缘胡桃楸幼树生长最优,但在弱光环境中,各年龄的幼树也会做出积极的响应。在林下和林隙中,4-6年生幼树抵御弱光环境的能力最好,耐荫性也更高,1-3年和7-9年生幼树耐荫性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光照;而在林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树需光性不断增加,耐荫性降低。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毕设向导 ,原文地址:https://m.bishedaima.com/lunwen/5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