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8篇关于造影剂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造影剂的8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造影剂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超声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胰岛素瘤,超声检查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造影剂的8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造影剂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超声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胰岛素瘤,超声检查,超声造影,造影剂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 Vue结合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 CPS)显示胰岛素瘤超声造影的动态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确定胰岛素瘤在胰腺中的具体位置,并与普通经腹超声和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应用造影剂SonoVue结合CPS技术对19例临床诊为胰岛素瘤的患者进行胰腺超声造影检查。所有患者于检查前禁食8—12小时。首先用二维灰阶超声常规检查胰腺,观察胰腺形态、内部回声。然后选取图像显示清楚的切面转入CPS状态,机械指数(MI)定为0.16-0.19。经患者肘部静脉注射2.4ml,随即再注入5ml生理盐水。同时观察胰腺动态灌注过程,检查是否有异常强化结节。 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9例患者中切除胰岛素瘤20个。术前常规超声仅发现其中6个,敏感性仅为30%。超声造影后发现其中17个肿瘤的存在,敏感性提高到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检查中DSA、MRI、CT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的敏感性依次为80%、71.42%、66.67%,超声造影与这三种方法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使用超声造影剂可以明显增强血流信号的显示,可以反映组织血流灌注,提高了病灶与组织的对比。超声造影检查准确,简便,可作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的首选方法。

超声增强造影剂声诺维诊断妇科疾病的价值

这是一篇关于造影剂,妇科疾病,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福尔马林溶液,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疾病模型,大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应用超声实时增强技术和阴道超声技术,探讨声诺维在妇科疾病中微血管灌注的特征和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40例未被确诊的盆腔包块和40例子宫疾病患者,常规应用二维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肘静脉推注声诺维造影剂后,观察盆腔肿块及子宫疾病的微血管灌注情况,整个检查过程用光盘储存图像,对血流形态特征进行分型、分级,然后对所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①40例盆腔包块在静脉推注超声增强造影剂声诺维后,在彩色框区,不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所见的血管数量均增加,但恶性肿瘤在造影前后血管数目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②40例盆腔包块在静脉推注超声造影剂后,恶性肿瘤观察到血流信号所需时间比良性肿瘤短,并且到达峰值时间短,良、恶性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③超声增强造影后,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信号均增加,子宫肌瘤的血流形态以环形、网络状为主,而腺肌瘤以点状、短线状为主。④超声增强造影后,子宫肌瘤表现为快进、快退,而腺肌瘤表现为慢进、慢退,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⑤子宫内膜病变应用超声增强造影后,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加不明显。⑥宫颈癌病人,应用超声增强造影后,显示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加。 结论:超声增强造影能清晰地显示盆腔肿瘤血管,显示恶性肿瘤区的血管数量比良性肿瘤明显增多,并且首先显像的时间要短,以此来区别肿瘤的良、恶性;能显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微血管灌注特征,以此来鉴别二维超声不易区别的子宫肌瘤与腺肌瘤;能帮助监测恶性肿瘤化疗与放疗后其血流灌注变化,从而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Son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兔肝的热损伤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高强度聚焦超声,造影剂,治疗,增效,实验研究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观察SonoVueTM超声微泡造影剂(USMCA)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照射兔肝的生物学焦域(BFF)的影响,探讨微泡造影剂影响HIFU对兔肝热损伤作用的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40只质量在2.23-2.85kg,平均(2.52±0.26)Kg的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照射组,试验组:静脉注射SonoVueTM超声造影剂照射组,注射剂量均为0.1ml/kg,HIFU辐照参数设定统一(频率:1.6MHz;焦距:95mm;功率:220W;扫描方式:定点定打;辐照持续时间:30S;靶域距皮肤20mm)。照射结束即刻测量兔肝热损伤区域超声灰度值变化情况(面积和治疗前后灰度值变化差值换算成变化均值)。照射结束20分钟解剖实验兔获取肝脏标本,测量实际热损伤域的长(X)、短(Y)、厚(Z)径线值,根据椭球形最大截面积公式(S=π(X+Y)2/4)和体积公式(V=πXYZ/6)计算实际生物学焦域的最大截面积和体积的大小,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切取兔肝标本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30S后,超声灰度值较治疗前均发生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改变(均值>10),试验组的灰度值变化面积7.70±1.72cm2,灰度值前后变化差值35.35±7.18;对照组灰度值变化面积2.33±0.68cm2,灰度值前后变化差值22.30±4.08,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超声监控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的热损伤效果更为显著。两组辐照20分钟后解剖兔肝所得大体标本,两组损伤形态均近似半椭球性,测量损伤区域长(X)、短(Y)、厚(Z)径线值,根据椭球最大截面积公式S=π[(X+Y)/2]2,体积V=πXYZ/6,计算得试验组面积为8.17±1.29cm2,体积为1.13±0.19cm3,对照组面积为2.35±0.63cm2,体积为0.21±0.06cm3,显示试验组实际热损伤最大截面积和体积均较对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监控所测量面积与实际测量面积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通过超声实时监控治疗前后的灰度值变化面积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实际热损伤最大截面积(对照组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373);试验组(?)=3.179+0.868X计算预测)。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损伤区域均发生了不可逆性坏死。试验组显示无论是碳化区还是凝固性坏死区,其组织结构均较松散,空洞较大,肝细胞破坏呈碎片状,联结紊乱,小梁结构不连续;对照组反映出损伤组织相对致密、均质,肝小叶失去正常结构,核碎裂,细胞肿胀,裂解表现,细胞均质红染。两组显示坏死区与正常肝组织交界均较清晰,以充血带环绕为标志,其中充血带以外仅少许水肿肝细胞,肝小叶结构及肝细胞结构完整。对照组显示毗邻分界处坏死区为均质凝固性坏死,交界区有大量炎症细胞及有核细胞浸润;试验组为毗邻交界区为破碎的肝细胞、排列松散,不连续,细胞及核型态不规则,失去完整性。肝小梁失去正常联结,碎裂紊乱及大小不等的孔穴分布,孔穴中分布呈束分布的红细胞。 结论微泡超声造影剂SonoVueTM通过改变生物学组织的超声治疗环境,集中靶域的能量沉积,提高空化效应,提高靶域组织热敏感性,降低其损伤阈值,从而提高HIFU的治疗效能。通过超声能够实时监控治疗过程的损伤情况,较为准确的预测其实际毁损情况。此项技术是安全的,有效地,方便可行。微泡造影剂普遍半衰期较短(2-10分钟),价格昂贵,距离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和药理研究。

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超声检查,造影剂,双实时灰阶成像,肝占位性病变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探讨不同性质肝占位性病变在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成像中的增强特征,并与造影前超声结果比较,评价其对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意义以及双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80 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29 例,转移性肝癌11 例,肝血管瘤19 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5 例,肝硬化结节3 例,结核结节1 例,局限性脂肪肝2 例, 所有病变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对以上病变行双实时灰阶成像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性质肝占位性病变的增强的动态时相变化及增强特征;并与造影前超声检查比较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 结果造影后,80 例肝占位性病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29 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24 例动脉相呈弥漫型显著增强,延迟相增强消退,呈低回声;2 例大部分造影时相表现为缺失型;2 例动脉相呈点状增强,之后呈持续增强状态,延迟相呈等回声。11 例转移性肝癌中9 例早期动脉相明显增强,门静脉相开始减退;2 例动脉相增强不显著,所有病灶在延迟相回声均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或团块。19 肝血管瘤中14 例增强较显著,在动脉相后期或门脉相外周开始呈结节样增强,之后增强由外周向中心快速或缓慢充填,延迟相呈完全或不完全性充填;5例较小病灶在动脉相及门静脉相未见明显增强,于肝延迟相呈轻度强化状态,所有病灶增强持续大部分延迟相,增强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08.3s 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的平均增强持续时间(原发性肝癌为58.1s、转移性肝癌为59.1s)(p<0.05)。15

CT造影剂双筒注射装置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造影剂,高压注射器,STM32,嵌入式系统,人机交互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CT增强扫描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病变检测方式,在CT主机开始扫描前,需要先将造影剂注射进人体血管内,再进行扫描便可以得到对比度不同的影像图像,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断和病理分析。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利用嵌入式、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在CT增强扫描时可以同时用于造影剂和生理盐水注射的CT造影剂双筒注射装置电控系统。CT造影剂双筒注射装置的电控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注射头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终端。注射头控制系统是系统中的主控单元,负责控制注射头实现所有注射功能和采集传感器信息。人机交互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显示注射相关信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注射头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包括控制器、按键板、电机模块、压力模块、温控模块和姿态模块的硬件设计。控制器主要负责本地的数据处理以及与各模块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按键板基于按键外壳布局进行设计,作为本地输入方式获取用户对注射头的操作指令;电机模块负责接收解析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驱动电机实现注射功能,压力模块用于采集和处理注射过程中的压力数据;温控模块和姿态模块用于实现造影剂加热和注射头角度监测。2)注射头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设计,系统通信程序设计、核心模块控制程序设计和监控程序设计。驱动程序设计包括系统初始化、系统外设资源的配置、通信驱动程序以及传感器模块驱动程序设计等;系统通信程序设计包括基于Modbus-RTU通信协议的人机交互终端通信程序设计和基于CAN2.0B通信协议的电机驱动器通信程序设计。核心模块控制程序设计包括电机控制、压力采集显示、造影剂加热、注射头姿态监测等功能的程序设计。3)人机交互终端人机交互功能设计,包括在人机交互终端上切换注射模式、设置注射参数、监测压力曲线、记录历史案例以及异常情况报警等功能的设计。通过对注射速率、注射量和注射时间、压力和压力超限保护功能进行测试和校准,校准后的测试结果均在指标要求的误差范围内,符合行业标准,验证了本课题设计的CT造影剂双筒注射装置电控系统能够应用于实际CT增强扫描时的造影剂注射场景,具有实用价值。

超声增强造影剂声诺维诊断妇科疾病的价值

这是一篇关于造影剂,妇科疾病,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福尔马林溶液,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疾病模型,大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应用超声实时增强技术和阴道超声技术,探讨声诺维在妇科疾病中微血管灌注的特征和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40例未被确诊的盆腔包块和40例子宫疾病患者,常规应用二维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肘静脉推注声诺维造影剂后,观察盆腔肿块及子宫疾病的微血管灌注情况,整个检查过程用光盘储存图像,对血流形态特征进行分型、分级,然后对所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①40例盆腔包块在静脉推注超声增强造影剂声诺维后,在彩色框区,不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所见的血管数量均增加,但恶性肿瘤在造影前后血管数目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②40例盆腔包块在静脉推注超声造影剂后,恶性肿瘤观察到血流信号所需时间比良性肿瘤短,并且到达峰值时间短,良、恶性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③超声增强造影后,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信号均增加,子宫肌瘤的血流形态以环形、网络状为主,而腺肌瘤以点状、短线状为主。④超声增强造影后,子宫肌瘤表现为快进、快退,而腺肌瘤表现为慢进、慢退,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⑤子宫内膜病变应用超声增强造影后,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加不明显。⑥宫颈癌病人,应用超声增强造影后,显示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加。 结论:超声增强造影能清晰地显示盆腔肿瘤血管,显示恶性肿瘤区的血管数量比良性肿瘤明显增多,并且首先显像的时间要短,以此来区别肿瘤的良、恶性;能显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微血管灌注特征,以此来鉴别二维超声不易区别的子宫肌瘤与腺肌瘤;能帮助监测恶性肿瘤化疗与放疗后其血流灌注变化,从而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

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研制及新西兰兔超声造影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超声,造影剂,高分子,时间-强度曲线,静脉团注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制备新型高分子微泡造影剂,考察其物理性质及安全性,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兔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的变化,并进一步与Sono Vue对比,比较两者的体外稳定性及兔超声造影效果。方法1.采用单乳化法制备包裹全氟戊烷的两嵌段聚合物(m PEG-PLLA)微泡造影剂,显微镜下观察微泡表面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细胞计数板测定微泡密度;以10倍普通剂量的微泡静脉注射,观察兔毒性反应,初步评价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安全性。2.静脉团注造影剂,分别比较不同剂量6.0×107、3.0×107、1.5×107、0.75×107微泡/kg,不同推注速度0.6、0.2、0.12 ml/sec,不同超声频率8.0、5.5、3.0 MHz,不同机械指数0.04、0.08、0.16、0.31,ROI不同取样部位,新西兰大白兔肾脏时间参数(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率SLP、峰值强度PI、第一峰值强度与第二峰值强度比值(FPI/SPI)及曲线下面积AUC的变化。3.比较高分子微泡造影剂与Sono Vue在体外随时间延长微泡形态及数量变化情况;静脉团注造影剂,比较两种造影剂兔肝和兔肾造影的AT、TP、MTT、PI、AUC等的差异。结果1.采用单乳化法制备的高分子微泡造影剂呈圆球形,分散良好,表面光滑透亮,大小较均匀,平均粒径(3.7±0.9)μm,微泡数量为2.0×109/ml;以10倍普通剂量的微泡静脉注射后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毒性反应,结果新西兰大白兔均活动如常,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及体重减轻。2.随着超声造影剂静脉推注速度减慢,AT逐渐增大,TP随剂量增大或频率降低而缩短,MTT随着频率降低和机械指数的增大具有逐渐缩短的趋势,PI、AUC随剂量增大、频率降低、机械指数增大而增大,但在MI为0.31时,AUC明显下降。STP、DBP在MI为0.04、0.08、0.16时无明显变化,在MI为0.31时明显缩短(P<0.05),SLP受各造影条件影响最大,感兴趣区不同取样部位(肾皮质上、中、下部)超声造影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分子微泡造影剂体外稳定性明显高于Sono Vue。Sono Vue放置1h后,微泡数量降低为初始微泡数量的50.8%,24h后仅为10%;而高分子微泡造影剂数量降低幅度显著低于Sono Vue,1h后为96.3%,24h后为76.3%。高分子微泡兔肾造影TP及MTT明显长于Sono Vue(P分别为0.001,0.000),AUC明显大于Sono Vue(P为0.040),而两者AT及PI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53,0.187);兔肝造影MTT明显大于Sono Vue(P为0.020),TP大于Sono Vue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为0.075),PI、AUC明显大于Sono Vue(P分别为0.021,0.040),而两者的AT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为0.968)。结论两嵌段聚合物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粒径适宜,体外稳定性和体内造影效果好,兔肾造影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随仪器设置及推注速度、剂量,ROI不同取样部位等造影条件改变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体内半衰期明显长于Sono Vue,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高分子微泡造影剂。

超声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胰岛素瘤,超声检查,超声造影,造影剂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 Vue结合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 CPS)显示胰岛素瘤超声造影的动态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确定胰岛素瘤在胰腺中的具体位置,并与普通经腹超声和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应用造影剂SonoVue结合CPS技术对19例临床诊为胰岛素瘤的患者进行胰腺超声造影检查。所有患者于检查前禁食8—12小时。首先用二维灰阶超声常规检查胰腺,观察胰腺形态、内部回声。然后选取图像显示清楚的切面转入CPS状态,机械指数(MI)定为0.16-0.19。经患者肘部静脉注射2.4ml,随即再注入5ml生理盐水。同时观察胰腺动态灌注过程,检查是否有异常强化结节。 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9例患者中切除胰岛素瘤20个。术前常规超声仅发现其中6个,敏感性仅为30%。超声造影后发现其中17个肿瘤的存在,敏感性提高到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检查中DSA、MRI、CT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的敏感性依次为80%、71.42%、66.67%,超声造影与这三种方法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使用超声造影剂可以明显增强血流信号的显示,可以反映组织血流灌注,提高了病灶与组织的对比。超声造影检查准确,简便,可作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的首选方法。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毕设海岸 ,原文地址:https://m.bishedaima.com/lunwen/5218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