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研究背景和意义示例,教你写计算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移动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的开发及临床初步检测 这是一篇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移动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的开发及临床初步检测

这是一篇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移动应用程序,健康管理,生活质量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管理的移动应用程序,探讨其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的效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新型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专家团队,通过检索和分析冠心病健康管理相关研究文献,参考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指南,整合收集健康教育手册等内容,与软件开发团队合作,基于Java web开发语言,以Spring,Spring MVC,Hibernate作为框架技术,构建名为“心活力”的移动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预实验阶段选取2017年03月至2017年0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6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患者出院前,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对照组使用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出院指导,干预组安装心活力APP。在出院3,6个月后干预组通过APP端填写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测量患者健康管理水平以及出院6个月后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测量生活质量水平,对照组同样时间点通过微信发送量表填写。两组在干预后组内冠心病健康管理水平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生活质量水平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在不同节点的健康管理水平变化趋势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并对干预组的15名患者通过电话访谈,了解患者的使用行为及使用感受,及反馈意见,探讨心活力APP的可用性。结果1.构建心活力APP主要功能及内容包括:健康百科、知心知己、心脏康复、支架助手、我的服务5个模块,其中我的服务中包括用药提醒、图片管理、专家门诊信息等。功能涉及健康教育、服务提醒、动态记录、视频教育、随访管理等方面。2.干预性研究共纳入64名患者,最终完成整项研究的患者为51人,流失13人。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人口学及疾病学特征以及基线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在干预前均较低,得分分别为65.50±13.14分和71.96±14.65分。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分组效应、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在不同时段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作用随分组的不同而不同(P<0.05)。4.出院6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基线水平,得分分别为89.71±19.89分和105.59±9.43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水平比较,干预组在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的三个维度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后在除情绪管理的另外两个维度上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6个月的组内比较中,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分别为98.82±11.58分、89.71±19.89分,干预6个月后的得分较3个月时候降低;而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分别为100.50±8.87分和105.59±9.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干预后两组在生活质量水平的比较中,在心绞痛稳定状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组15例患者,使用过程中,有1例在使用期间出现故障。9例患者每天使用≥1次,3例患者2d-4d使用1次,3例患者5d-7d使用1次;5例患者每次使用时间≤10min,9例患者每次使用1130min;1例患者每次使用>30min;常用模块依次为:健康百科、心脏康复、知心知己、图片管理、服药提醒、专家门诊信息、支架助手。患者对心活力APP的整体使用感受良好,获得了有益体验也指出了软件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结论心活力APP利用移动技术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能够帮助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获得疾病相关信息以及疾病健康管理的科学指导,动态了解自身状态,为医院进行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替格瑞洛对接受PCI术的ACS合并CKD3b-5D期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肾脏病,替格瑞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背景及目的: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如替格瑞洛是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术)血运重建后优选的抗血小板药物。CKD是高缺血风险与高出血风险兼备的特殊人群,有关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PCI后服用替格瑞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证据不足,特别是中晚期CKD患者,临床研究常常将患者排除在外,本研究通过与氯吡格雷对比探究应用替格瑞洛在CKD3b-5D期(e GFR<45m L/min/1.73 m2)PCI术后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9月1日-2021年9月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行PCI术(仅限支架植入)的ACS合并CKD3b-5D期的患者,同时抽取相同年限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非CKD患者。根据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分别在CKD组和非CKD组分为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为平衡混杂因素将CKD和非CKD中的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别将两组基线资料按照1:1进行匹配得到患者共722例,CKD组中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均为122例,非CKD组中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均为239例。对匹配后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随访,同时记录有无终点事件发生。一级终点事件NACE(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净临床不良事件)由BARC3,5型出血,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组成的复合终点。二级终点事件的有效性性终点为由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组成的MACCE(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二级终点事件的安全性终点为BARC1,2型出血。为进一步探究CKD患者,另添加心衰再入院为二级有效性终点,肾脏不良事件为二级安全性终点。将CKD组分为透析组与非透析组进行亚组分析。另外,根据PRECISE-DAPT评分≥25分的高危出血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CKD组中的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两组间除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外,其余基线资料:人口学特征,个人史,入院检验指标,既往合并症,PCI情况及术后用药等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非CKD组两组患者匹配完后上述基线资料均平衡(P>0.05)。2.CKD组中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相比,NACE(15.7%vs16.1%,P=0.925),MACCE(22.6%vs 14.4%,P=0.107)两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显示CKD两组间的心衰再入院,肾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MACCE,BARC1,2型出血在四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N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3.非CKD组中,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NACE事件(1.4%vs 1.4%,P=1.000),MACCE事件(4.8%vs 4.6%,P=0.923)及BARC1,2型出血(14.4%vs 18.3%,P=0.265)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透析患者中,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相比,BARC1,2型出血(8.0%vs 29.6%,P=0.048)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E,MACCE,心衰再入院及肾脏不良事件两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CKD中非透析组中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相比,MACCE(22.2%vs 11.0%,P=0.042),全因死亡(2.2%vs 8.9%,P=0.049),心衰再入院(18.9%vs 6.6%,P=0.013),BARC1,2型出血(5.6%vs 23.1%,P<0.001)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ACE和肾脏不良事件的组间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6.CKD组中高危出血组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相比,MACCE(25.2%vs 14.2%,P=0.044),BARC1,2型出血(6.8%vs 23.6%,P<0.001),心衰再入院(16.5%vs 3.8%,P<0.002)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E,BARC3,5型出血,肾脏不良事件组间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在CKD组中,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增加了BARC1,2型出血风险,而BARC3,5型出血风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替格瑞洛也增加了其中高出血风险人群BARC1,2型出血事件;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增加了非透析组和透析组患者BARC1,2型出血事件。在非CKD组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BARC1,2型出血及BARC3,5型出血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在CKD组中,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了高出血风险患者的MACCE风险及心衰再入院风险;替格瑞洛也降低了其中非透析患者MACCE风险,但增加了全因死亡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该类患者的心衰再入院风险,而在透析患者中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在非CKD组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两组间MACCE事件无显著差异。3.在CKD和非CKD组中,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的净临床不良事件均无显著差异。

介入治疗对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远期效果

这是一篇关于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侧支循环,生活质量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探讨成功的介入治疗对慢性冠状动脉(冠脉)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coronary total occlusion, CTO)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41例,男29例,女12例,闭塞的冠脉成功开通并且植入支架(开通组) 22例,开通组男15例,女7例,年龄55.50±9.98岁,闭塞的冠脉未开通(未开通组) 19例,未开通组男14例,女5例,年龄56.84±8.51岁。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绞痛次数、再次住院天数、心功能及心脏事件、再次血运重建例数。 结果:临床随访两组患者的时间为6~24个月,开通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心功能明显优于未开通组,左室射血分数成功组比未成功组明显提高,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天数比未成功组减少,两组的再次血运重建例数有明显的差异,但两组的心脏事件(死亡及再梗死例数)未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结论:慢性冠脉闭塞形成的侧支循环,可以为缺血心肌提供血液,缓解心肌缺血,但不能完全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不能消除运动负荷所致的心肌缺血。对慢性闭塞病变行成功的PCI术,可以改善冠脉血流,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PCI术手术难度较大,血管闭塞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对慢性闭塞患者宜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药物洗脱支架对防止再狭窄有积极意义。

不同治疗方案对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冠心病,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背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而来,我国的疾病谱也发生明显的转变。据我国卫计委最新统计,心血管病现已超过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从2005年的第四位跃居至2020年的疾病死亡率首位,且呈现在低龄化、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及个体聚集趋势。在心血管疾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作为其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严重威胁国民的健康;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长期的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心肌纤维化,从而表现为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主要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瘀血,心搏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HF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再住院率、高花费、发病率不断攀升”的特点,成为心血管领域尚未完全攻克的堡垒。2016年ESC欧洲心衰指南及2018年中国心衰指南首次提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在40-49%间的心衰,其最主要病因为CHD。研究表明,CHD所致的HF预后较非CHD差,而HFmrEF的预后可向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LVEF≤40%)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LVEF≥50%)转化,且向HFrEF转化的患者预后较HFpEF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因其操作简便,创伤较小、术后康复较快和紧急情况下能实现血管重建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治疗CHD的重要手段。PCI可改善冠脉供血、恢复冬眠心肌的功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合并CHD的HFmrEF患者行PCI是否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观察PCI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CHD合并HFmrEF患者心功能、活动耐力、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次数方面的影响。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治疗方案(PCI联合药物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对CHD合并HFmrE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CHD合并HFmrEF患者285例,其中198例患者接受PCI治疗,87例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接受PCI治疗患者按照PCI后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105例、不完全血运重建组93例。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电子系统收集各组患者入院期间临床症状及相关病史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血清学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脏多普勒彩色超声情况、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基础用药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比较各组患者6个月及12个月时心功能指标包括NT-proBNP、LVEF、LVEDD、LVFS、6MWT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再入院次数差异。结果1.完全血运重建组、不完全血运重建组、单纯药物治疗组三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既往心梗病史、既往溶栓史、CHD家族史、吸烟史、脑血管病史、外周血管病史、心律失常病史、冠脉病变数目、血清学指标、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基础用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记录并分析治疗6个月MACE发生情况,单纯药物治疗组最高,完全血运重建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靶血管重建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MACE发生率、再次入院次数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率均为单纯药物治疗组最高,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次之,完全血运重建组最低。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包括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包括心源性死亡在内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及再发狭窄的发生率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时的血清学、心脏彩超指标及6分钟步行试验复查资料,三组患者分别组内比较,NT-proBNP、LVEDD数值均较基线下降,而LVEF、LVFS、6MWT数值均较基线上升,除单纯药物治疗组LVEF、LVEDD在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在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时上述指标较6个月时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时随访资料的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时,NT-proBNP、LVEDD在完全血运组数值最低,其次为不完全血运重建组,单纯药物治疗组最高,单纯药物治疗组与完全血运重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二者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LVFS、6MWT数值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完全血运重建组最高,不完全血运组次之,单纯药物治疗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纯药物治疗或PCI(无论是否完全血运重建)联合药物治疗均可改善CHD合并HFmrEF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2.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预后方面最佳,其次为不完全血运重建治疗。3.三组患者治疗12个月在心功能、活动耐力方面改善较6个月显著,即干预治疗可使患者长期获益。4.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PCI联合药物治疗CHD合并HFmrEF患者可明显降低再入院次数和MACE发生率,特别是心绞痛发生情况。

替格瑞洛对接受PCI术的ACS合并CKD3b-5D期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肾脏病,替格瑞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背景及目的: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如替格瑞洛是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术)血运重建后优选的抗血小板药物。CKD是高缺血风险与高出血风险兼备的特殊人群,有关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PCI后服用替格瑞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证据不足,特别是中晚期CKD患者,临床研究常常将患者排除在外,本研究通过与氯吡格雷对比探究应用替格瑞洛在CKD3b-5D期(e GFR<45m L/min/1.73 m2)PCI术后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9月1日-2021年9月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行PCI术(仅限支架植入)的ACS合并CKD3b-5D期的患者,同时抽取相同年限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非CKD患者。根据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分别在CKD组和非CKD组分为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为平衡混杂因素将CKD和非CKD中的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别将两组基线资料按照1:1进行匹配得到患者共722例,CKD组中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均为122例,非CKD组中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均为239例。对匹配后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随访,同时记录有无终点事件发生。一级终点事件NACE(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净临床不良事件)由BARC3,5型出血,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组成的复合终点。二级终点事件的有效性性终点为由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组成的MACCE(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二级终点事件的安全性终点为BARC1,2型出血。为进一步探究CKD患者,另添加心衰再入院为二级有效性终点,肾脏不良事件为二级安全性终点。将CKD组分为透析组与非透析组进行亚组分析。另外,根据PRECISE-DAPT评分≥25分的高危出血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CKD组中的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两组间除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外,其余基线资料:人口学特征,个人史,入院检验指标,既往合并症,PCI情况及术后用药等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非CKD组两组患者匹配完后上述基线资料均平衡(P>0.05)。2.CKD组中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相比,NACE(15.7%vs16.1%,P=0.925),MACCE(22.6%vs 14.4%,P=0.107)两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显示CKD两组间的心衰再入院,肾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MACCE,BARC1,2型出血在四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N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3.非CKD组中,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NACE事件(1.4%vs 1.4%,P=1.000),MACCE事件(4.8%vs 4.6%,P=0.923)及BARC1,2型出血(14.4%vs 18.3%,P=0.265)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透析患者中,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相比,BARC1,2型出血(8.0%vs 29.6%,P=0.048)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E,MACCE,心衰再入院及肾脏不良事件两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CKD中非透析组中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相比,MACCE(22.2%vs 11.0%,P=0.042),全因死亡(2.2%vs 8.9%,P=0.049),心衰再入院(18.9%vs 6.6%,P=0.013),BARC1,2型出血(5.6%vs 23.1%,P<0.001)组间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ACE和肾脏不良事件的组间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6.CKD组中高危出血组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相比,MACCE(25.2%vs 14.2%,P=0.044),BARC1,2型出血(6.8%vs 23.6%,P<0.001),心衰再入院(16.5%vs 3.8%,P<0.002)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E,BARC3,5型出血,肾脏不良事件组间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在CKD组中,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增加了BARC1,2型出血风险,而BARC3,5型出血风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替格瑞洛也增加了其中高出血风险人群BARC1,2型出血事件;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增加了非透析组和透析组患者BARC1,2型出血事件。在非CKD组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BARC1,2型出血及BARC3,5型出血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在CKD组中,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了高出血风险患者的MACCE风险及心衰再入院风险;替格瑞洛也降低了其中非透析患者MACCE风险,但增加了全因死亡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该类患者的心衰再入院风险,而在透析患者中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在非CKD组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两组间MACCE事件无显著差异。3.在CKD和非CKD组中,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的净临床不良事件均无显著差异。

缺血性心肌病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功能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背景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hathy,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冠脉狭窄引起心肌长期缺血,致使心肌广泛纤维化,形成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类似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的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下降,但结果是,缺血性心肌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目前这是发达国家心脏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在美国注册坚持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几乎60%有冠心病的历史。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约500万,其中至少70%是由缺血性心肌病所致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据2010我国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40岁以上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0140)/10万。冠心病可进一步进展为缺血性心肌病,医学界已将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列为重要课题。此类患者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比较,治疗效果差,尽管医学技术的进步,缺血性心肌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左心室功能已被认为是最强的预后因素之一,5年病死率约为50%一84%,远期存活率远低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显示,缺血性心肌病死亡原因依次为:泵衰竭59%、猝死13%、心律失常13%,是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缺血性心肌病治疗趋于一致的是,是否完全血运重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具体的重建方式。目前血运重建方式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搭桥,一些临床试验显示CABG可以提高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低LVEF患者的存活率,但CABG围术期有很高风险的并发症,死亡率在5%-30%。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导丝、球囊、支架的进步,我们对冠心病的治疗从PTCA、金属裸支架到现在的药物洗脱支架、药物球囊,从原来处理最简单的A型病变到现在的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复杂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正在成为广大心内科专家、教授的将要攻克的难题。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进步,原来很多适合冠脉搭桥手术的病人,完全可以通过介入这一简单、损伤小的手术方式代替,国内外指南不断放宽介入手术的指征。有研究表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使患者远期生存率得到提高。国内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提示冬眠心肌的功能恢复与血运重建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有关,对冬眠心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研究旨在观察缺血性心肌病介入联合药物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及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缺血性心肌病临床治疗治疗方案。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药物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疑诊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组100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符合缺血性心肌病诊断的共120例,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组(A组)64例,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6例。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吸烟率、冠脉病变支数、体重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尿病发病率、低密度脂蛋白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A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8.899,P=0.003)。3、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为(60.80±3.22 VS 60.93±3.42),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72),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1年后,AB两组患者LVEDD均较治疗前减小,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5,P=0.041),A组LVEDD小于B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26)。4、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为(37.08±2.56 VS 40.72±3.58),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508),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1年后,AB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2,P=0.032),A组LVEF高于B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23)。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 BNP为(4627.60±1492.79 VS 4687.40±1392.79),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768);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1年后,AB两组NT-pro BNP均较治疗前降低,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08,P=0.036),A组NT-pro BNP低于B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5)。6、A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557,P=0.018);A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B组(P=0.025),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43,P=0.835;P=0.467)。结论1.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均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优于药物保守治疗。2.缺血性心肌病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相较于药物保守治疗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代码助手 ,原文地址:https://m.bishedaima.com/lunwen/5129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