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寄主植物对落叶松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性激素初探
这是一篇关于落叶松尺蠖,生物学,温度,寄主植物,性激素,EAG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是林业上重要害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及国外部分地区,给林业上造成重要经济损失。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研究了落叶松尺蠖生物学特性、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成虫性激素进行初步研究、并比较落叶松尺蠖两种主要寄主植物落叶松类的华北落叶松和栎类的辽东栎对幼虫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乌兰察布市落叶松尺蠖1年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孵化,6月中下旬开始入土化蛹,成虫于9月初羽化、产卵。在温度为20℃,RH=70%的条件下,落叶松尺蠖幼虫期19.96±0.86d,预蛹期3.93±0.95d,蛹期108.43±13.17d。蛹分布于树干基部30-90cm范围内,深度4-8cm。雄虫在6:00-8:00及12:00-16:00羽化,早于雌性,雌虫在20:00-24:00羽化,羽化若干小时后可交尾,交配持续时间20-260min,可多次交尾。温度和交尾对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影响显著,20℃下交尾雌虫寿命为5.56±1.47d,雄虫为3.95±0.95d,产卵量为162.17±69.99粒,不交尾雌性为8.03±2.90d,雄性为4.38±1.59d,产卵量为164.09±81.30粒,但卵不能孵化;15℃条件下不交尾雌雄寿命分别为14.48-6.67d,6.64±1.76d,产卵量为145.71±76.83粒。 2.温度对落叶松尺蠖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影响显著。在19-29℃范围内,越冬卵都能正常孵化,在31℃下卵的孵化率为0;不同温度对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化蛹率及羽化率影响不同,15-29℃下都能完成幼虫期并化蛹,其中以19℃下最好,蛹的适宜温度为15℃;在25℃条件下,幼虫和预蛹发育速率最快。落叶松尺蠖各龄幼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落叶松尺蠖1-5龄幼虫、幼虫期和预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3.53℃、4.78℃、5.47℃、5.77℃、11.82℃、4.28℃、5.59℃,有效积温依次为107.90、60.47、64.87、74.84、138.77、459.77、86.72日·度。温度对蛹重、产卵量、产卵节律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落叶松尺蠖雌雄虫发育历期差异显著,雄虫比雌虫先羽化,为雄性先熟种类。 3.华北落叶松和辽东栎两种寄主植物下落叶松尺蠖完成幼虫阶段的历期分别为17.63士1.54d和17.31士1.12d,两者差异不显著;但饲喂辽东栎高于饲喂华北落叶松的蛹重,分别为0.1385±0.0272g和0.1206±0.0259g,两者差异显著。 4.落叶松尺蠖雌虫性腺的可能部位为腹部8-9节;雄虫EAG反应活性结果与其日龄存在相关,随着日龄的增加活性降低。
杨四瘿螨生物学特性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杨四瘿螨,生物学,生活史,有效积温,滞育,危害指数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本实验完成了对杨四瘿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杨四瘿螨的危害对杨树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危害等级的增加,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2.随着杨四瘿螨危害等级的增加,寄主的生长势被削弱,主要体现在:树高逐渐降低,地径逐渐减少。且受害严重的杨树主干生长缓慢。 3.杨四瘿螨以具滞育生理特性的冬雌进行越冬,越冬部位为树皮裂缝、叶痕或芽鳞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出蛰,4月初为出蛰盛期。 4.杨四瘿螨的卵有效积温为109.4±6.9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7.86±0.69℃;若螨期的有效积温为109.2±11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0.02±1.09℃;全世代的有效积温为218.1±17.39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9.06±0.87℃。 5.杨四瘿螨在南京地区每年发生11至14代。 6.杨四瘿螨若螨期密度与成螨密度共同影响每雌产卵量,每雌产卵量随着若螨期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且随着成螨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7.随着螨口密度的增加,杨四瘿螨的滞育率相应增加,两者成正显著关系。杨四瘿螨属于短日照促进滞育,长日照抑制滞育的螨类。 8.降雨可以极大的提高杨四瘿螨若螨、成螨的死亡率,但对卵的孵化影响不大。
杨四瘿螨生物学特性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杨四瘿螨,生物学,生活史,有效积温,滞育,危害指数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本实验完成了对杨四瘿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杨四瘿螨的危害对杨树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危害等级的增加,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2.随着杨四瘿螨危害等级的增加,寄主的生长势被削弱,主要体现在:树高逐渐降低,地径逐渐减少。且受害严重的杨树主干生长缓慢。 3.杨四瘿螨以具滞育生理特性的冬雌进行越冬,越冬部位为树皮裂缝、叶痕或芽鳞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出蛰,4月初为出蛰盛期。 4.杨四瘿螨的卵有效积温为109.4±6.9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7.86±0.69℃;若螨期的有效积温为109.2±11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0.02±1.09℃;全世代的有效积温为218.1±17.39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9.06±0.87℃。 5.杨四瘿螨在南京地区每年发生11至14代。 6.杨四瘿螨若螨期密度与成螨密度共同影响每雌产卵量,每雌产卵量随着若螨期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且随着成螨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7.随着螨口密度的增加,杨四瘿螨的滞育率相应增加,两者成正显著关系。杨四瘿螨属于短日照促进滞育,长日照抑制滞育的螨类。 8.降雨可以极大的提高杨四瘿螨若螨、成螨的死亡率,但对卵的孵化影响不大。
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生态学,抗寒性,综合防治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并给这些地区的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减少其对林业生产的危害损失,为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监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同时,对其在当地的生态学特性及监控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主要为: 应用室内饲养结合田间观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成虫、卵、幼虫和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在明确了成虫的羽化特征,交尾方式,平均产卵量和寿命的基础上,明确了雌蛾产卵量与蛹重的关系为正相关(y=-136+118.73x,R--0.869,P<0.05),即蛹重越大,成虫的产卵量越高;系统地调查了卵发生的场所,明确了卵主要是产在松叶及松枝上,并明确了成虫对产卵场所的选择,明确了不同发育阶段的卵表颜色的变化规律,以及8月上中旬为卵在田间的孵化高峰期;通过对2年1代以及1年1代幼虫的比较,阐明了幼虫发育历期和龄期的变化规律:2年1代的幼虫共有9个龄期,而1年1代的幼虫仅有7个龄期;2年1代的幼虫跨3个年度,1年1代幼虫跨两个年度,2年1代的幼虫期在660d左右,幼虫取食活动期为290d,1-9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14、17.5、42、37.6、39.7、40.4、34、33和32d。1年1代幼虫1-7龄幼虫的取食活动期约为155d,平均历期分别为9、10.5、30、27.6、19.7、32.4和26d。幼虫老熟后,食量骤然减少,停食一天后排除体内粪便爬到针叶丛中,树皮裂缝或小枝上吐丝结茧,茧大多在枯叶丛或枝条隐蔽处;通过室内外的调查研究,明确了蛹的历期及在当地的化蛹时期:末龄幼虫停止取食后便开始结茧化蛹,蛹期平均为22d。幼虫最早于5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为化蛹高峰,7月上旬化蛹结束;根据这些结果,基本上阐明了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生活史特征,并据此制作出了其在当地的生活史图。 在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属2年1代与1年1代的混合发生类型的同时。初步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与坡向、海拔高度、土层厚度以及树龄的关系,其中以阳坡、中坡以及海拔800-950m处的林地虫口密度较高,发生面积较大,受害较重。另外,土层越薄,松毛虫危害越重,土层越厚虫害越轻;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对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天敌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调查到天敌30余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9种,捕食性天敌11种。天敌造成的死亡率最高时可达80%。较为全面地阐明了天敌对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动态的调控作用;系统地整理分析了落叶松毛虫由1979年到2008年在阿尔山地区的发生危害面积,初步揭示了落叶松毛虫的周期性发生危害规律,落叶松毛虫约10年大发生1次,发生危害较重的年份为3至7年不等。另外,后一个发生危害周期的危害要比前一个危害周期重。即阿尔山地区的落叶松毛虫有危害越来越重的趋势;在研究阐明了1年1代的落叶松毛虫以2-4龄幼虫、2年1代的以2-4龄幼虫或6-7龄幼虫在阿尔山地区越冬的同时,首次测定了落叶松毛虫抗寒能力,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是-18.65℃和-5.68℃,冰点分别是-10.96℃和-2.43℃。通过松毛虫抗寒性主要指标对比分析,确定脂肪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直接关系到松毛虫是否滞育以及抗寒能力是否增加或者能否越冬的关键因子,即只有滞育的幼虫才能越冬。 在系统地调查了落叶松毛虫幼虫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它们的分布方式均属聚集分布中的核心分布,并根据多年调查结果,合成了以下抽样数计算公式: 式中:χ-平均虫口密度;n-抽样数。该项结果的获得,不仅为如何获得准确的调查数据提供了判别依据,而且也减轻了实际调查的工作强度; 系统地评价了多种环保与无公害防治措施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其中包括人工摘除蛹茧与卵块和灯光诱杀成虫、以鸟治虫,生物和化学制剂的应用,以及人工林改造等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所得的结果表明:人工摘除卵和蛹茧,灯光诱杀成虫以及以鸟治虫等措施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是有效的可持续控制措施;在生物和化学制剂的应用方面,筛选出了多种防治效果>85%的生物杀虫剂,如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20%杀铃脲的同时,还评价了苦参+烟碱烟剂,绿色威雷微胶囊剂,绿野旺Ⅱ号微胶囊剂等喷雾剂多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在施药技术上,分别评价了烟雾剂、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以及人工喷雾等方法的防治效果,这些结果为有效地控制当地落叶松毛虫的危害提供了技术储备。通过调查采用带状改造和块状改造两种方式人工林的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密度,首次肯定了阿尔山地区人工林改造对落叶松毛虫的控制作用:试验地与对照地松毛虫虫口密度分别达到2.2-7.1头/株和15.2头/株,虫口密度在改造林与对照林地之间差异明显。 这些结果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和阐明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改善和提高其监控技术水平,减轻落叶松毛虫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生态学,抗寒性,综合防治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并给这些地区的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减少其对林业生产的危害损失,为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监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同时,对其在当地的生态学特性及监控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主要为: 应用室内饲养结合田间观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成虫、卵、幼虫和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在明确了成虫的羽化特征,交尾方式,平均产卵量和寿命的基础上,明确了雌蛾产卵量与蛹重的关系为正相关(y=-136+118.73x,R--0.869,P<0.05),即蛹重越大,成虫的产卵量越高;系统地调查了卵发生的场所,明确了卵主要是产在松叶及松枝上,并明确了成虫对产卵场所的选择,明确了不同发育阶段的卵表颜色的变化规律,以及8月上中旬为卵在田间的孵化高峰期;通过对2年1代以及1年1代幼虫的比较,阐明了幼虫发育历期和龄期的变化规律:2年1代的幼虫共有9个龄期,而1年1代的幼虫仅有7个龄期;2年1代的幼虫跨3个年度,1年1代幼虫跨两个年度,2年1代的幼虫期在660d左右,幼虫取食活动期为290d,1-9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14、17.5、42、37.6、39.7、40.4、34、33和32d。1年1代幼虫1-7龄幼虫的取食活动期约为155d,平均历期分别为9、10.5、30、27.6、19.7、32.4和26d。幼虫老熟后,食量骤然减少,停食一天后排除体内粪便爬到针叶丛中,树皮裂缝或小枝上吐丝结茧,茧大多在枯叶丛或枝条隐蔽处;通过室内外的调查研究,明确了蛹的历期及在当地的化蛹时期:末龄幼虫停止取食后便开始结茧化蛹,蛹期平均为22d。幼虫最早于5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为化蛹高峰,7月上旬化蛹结束;根据这些结果,基本上阐明了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生活史特征,并据此制作出了其在当地的生活史图。 在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属2年1代与1年1代的混合发生类型的同时。初步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与坡向、海拔高度、土层厚度以及树龄的关系,其中以阳坡、中坡以及海拔800-950m处的林地虫口密度较高,发生面积较大,受害较重。另外,土层越薄,松毛虫危害越重,土层越厚虫害越轻;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对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天敌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调查到天敌30余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9种,捕食性天敌11种。天敌造成的死亡率最高时可达80%。较为全面地阐明了天敌对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动态的调控作用;系统地整理分析了落叶松毛虫由1979年到2008年在阿尔山地区的发生危害面积,初步揭示了落叶松毛虫的周期性发生危害规律,落叶松毛虫约10年大发生1次,发生危害较重的年份为3至7年不等。另外,后一个发生危害周期的危害要比前一个危害周期重。即阿尔山地区的落叶松毛虫有危害越来越重的趋势;在研究阐明了1年1代的落叶松毛虫以2-4龄幼虫、2年1代的以2-4龄幼虫或6-7龄幼虫在阿尔山地区越冬的同时,首次测定了落叶松毛虫抗寒能力,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是-18.65℃和-5.68℃,冰点分别是-10.96℃和-2.43℃。通过松毛虫抗寒性主要指标对比分析,确定脂肪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直接关系到松毛虫是否滞育以及抗寒能力是否增加或者能否越冬的关键因子,即只有滞育的幼虫才能越冬。 在系统地调查了落叶松毛虫幼虫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它们的分布方式均属聚集分布中的核心分布,并根据多年调查结果,合成了以下抽样数计算公式: 式中:χ-平均虫口密度;n-抽样数。该项结果的获得,不仅为如何获得准确的调查数据提供了判别依据,而且也减轻了实际调查的工作强度; 系统地评价了多种环保与无公害防治措施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其中包括人工摘除蛹茧与卵块和灯光诱杀成虫、以鸟治虫,生物和化学制剂的应用,以及人工林改造等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所得的结果表明:人工摘除卵和蛹茧,灯光诱杀成虫以及以鸟治虫等措施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是有效的可持续控制措施;在生物和化学制剂的应用方面,筛选出了多种防治效果>85%的生物杀虫剂,如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20%杀铃脲的同时,还评价了苦参+烟碱烟剂,绿色威雷微胶囊剂,绿野旺Ⅱ号微胶囊剂等喷雾剂多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在施药技术上,分别评价了烟雾剂、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以及人工喷雾等方法的防治效果,这些结果为有效地控制当地落叶松毛虫的危害提供了技术储备。通过调查采用带状改造和块状改造两种方式人工林的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密度,首次肯定了阿尔山地区人工林改造对落叶松毛虫的控制作用:试验地与对照地松毛虫虫口密度分别达到2.2-7.1头/株和15.2头/株,虫口密度在改造林与对照林地之间差异明显。 这些结果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和阐明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改善和提高其监控技术水平,减轻落叶松毛虫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温度和寄主植物对落叶松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性激素初探
这是一篇关于落叶松尺蠖,生物学,温度,寄主植物,性激素,EAG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是林业上重要害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及国外部分地区,给林业上造成重要经济损失。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研究了落叶松尺蠖生物学特性、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成虫性激素进行初步研究、并比较落叶松尺蠖两种主要寄主植物落叶松类的华北落叶松和栎类的辽东栎对幼虫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乌兰察布市落叶松尺蠖1年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孵化,6月中下旬开始入土化蛹,成虫于9月初羽化、产卵。在温度为20℃,RH=70%的条件下,落叶松尺蠖幼虫期19.96±0.86d,预蛹期3.93±0.95d,蛹期108.43±13.17d。蛹分布于树干基部30-90cm范围内,深度4-8cm。雄虫在6:00-8:00及12:00-16:00羽化,早于雌性,雌虫在20:00-24:00羽化,羽化若干小时后可交尾,交配持续时间20-260min,可多次交尾。温度和交尾对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影响显著,20℃下交尾雌虫寿命为5.56±1.47d,雄虫为3.95±0.95d,产卵量为162.17±69.99粒,不交尾雌性为8.03±2.90d,雄性为4.38±1.59d,产卵量为164.09±81.30粒,但卵不能孵化;15℃条件下不交尾雌雄寿命分别为14.48-6.67d,6.64±1.76d,产卵量为145.71±76.83粒。 2.温度对落叶松尺蠖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影响显著。在19-29℃范围内,越冬卵都能正常孵化,在31℃下卵的孵化率为0;不同温度对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化蛹率及羽化率影响不同,15-29℃下都能完成幼虫期并化蛹,其中以19℃下最好,蛹的适宜温度为15℃;在25℃条件下,幼虫和预蛹发育速率最快。落叶松尺蠖各龄幼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落叶松尺蠖1-5龄幼虫、幼虫期和预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3.53℃、4.78℃、5.47℃、5.77℃、11.82℃、4.28℃、5.59℃,有效积温依次为107.90、60.47、64.87、74.84、138.77、459.77、86.72日·度。温度对蛹重、产卵量、产卵节律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落叶松尺蠖雌雄虫发育历期差异显著,雄虫比雌虫先羽化,为雄性先熟种类。 3.华北落叶松和辽东栎两种寄主植物下落叶松尺蠖完成幼虫阶段的历期分别为17.63士1.54d和17.31士1.12d,两者差异不显著;但饲喂辽东栎高于饲喂华北落叶松的蛹重,分别为0.1385±0.0272g和0.1206±0.0259g,两者差异显著。 4.落叶松尺蠖雌虫性腺的可能部位为腹部8-9节;雄虫EAG反应活性结果与其日龄存在相关,随着日龄的增加活性降低。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源码客栈 ,原文地址:https://m.bishedaima.com/lunwen/5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