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课程思政,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当前,正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时期,如何深度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各学段、各学校除了在学科课程中深入融合渗透之外,还基于活动课程进行了诸多探索,如利用各种科技文体活动、班级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然而,整体上来看活动与活动之间呈现了碎片化的样态,不同学段之间的活动课程缺乏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本研究通过搜集、梳理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具有整体性、衔接性、协同性、指向性特征。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四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问题主要包括:第一,课程目标设置缺乏整体性,体现为目标断裂与混乱。第二,课程内容安排缺乏衔接性,体现为内容同质与倒置。第三,课程实施过程缺乏协作性,表现为实施主体孤立化,以及课程资源利用分散化。第四,课程评价缺乏针对性,表现为评价内容笼统模糊、评价标准同质化。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师对课程一体化的理解以设计能力。第二,教师间的合作意愿及倾向、合作方式与手段。第三,学校管理者对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态度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基于对以上问题表征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对策:首先,提升教师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水平。主要包括强化教师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提升教师课程一体化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其次,增强教师间协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主要包括增强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段教师间协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最后,为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主要包括提高管理者对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构建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研讨平台,完善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机制。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政资源,思政元素,教学实践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高等院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为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各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物理作为理工农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大学物理应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推动课程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应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课程资源、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并对“课程思政”、“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初步建构大学物理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框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遴选出的36个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文本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从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进行大学物理思政元素的挖掘,注重物理学史、科技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实验、生活实践等多样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元素在36个案例中出现的数量分别为120和105,远高于其余元素,表明这两个元素的认可度较高;物理学史和科技前沿的数量分别为100和98,远高于其他资源,表明教师更关注这两类资源的利用。教师对思政元素具体内涵的认识不足,资源开发较单一等问题。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结果,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理学类专业课程的育人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等构建大学物理思政元素体系,其包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界定各思政元素的内涵。从开发原则、开发策略和开发途径三个方面展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设计。采用了文字、信息化和活动三种呈现方式,并开发了物理学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和社会性科学议题四类课程资源。为便于资源共享,建构“物理思政”公众号平台。截止到2023年4月31日,“物理思政”公众号已推送原创内容9条,内容总计315条;视频类资源50个,文本类资源265个,其中教学案例66篇,四类资源155篇,论文21篇,教学案例是大学物理教师最关注的资源;用户数量达1105人,阅读量达44532次。最后,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维度明确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出发,设计了“六步递进,四维融入”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剧表演、课堂展示和创新实验项目等活动丰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思政目标的达成。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达92%,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信任五个维度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政资源,思政元素,教学实践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高等院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为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各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物理作为理工农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大学物理应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推动课程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应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课程资源、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并对“课程思政”、“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初步建构大学物理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框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遴选出的36个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文本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从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进行大学物理思政元素的挖掘,注重物理学史、科技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实验、生活实践等多样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元素在36个案例中出现的数量分别为120和105,远高于其余元素,表明这两个元素的认可度较高;物理学史和科技前沿的数量分别为100和98,远高于其他资源,表明教师更关注这两类资源的利用。教师对思政元素具体内涵的认识不足,资源开发较单一等问题。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结果,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理学类专业课程的育人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等构建大学物理思政元素体系,其包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界定各思政元素的内涵。从开发原则、开发策略和开发途径三个方面展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设计。采用了文字、信息化和活动三种呈现方式,并开发了物理学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和社会性科学议题四类课程资源。为便于资源共享,建构“物理思政”公众号平台。截止到2023年4月31日,“物理思政”公众号已推送原创内容9条,内容总计315条;视频类资源50个,文本类资源265个,其中教学案例66篇,四类资源155篇,论文21篇,教学案例是大学物理教师最关注的资源;用户数量达1105人,阅读量达44532次。最后,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维度明确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出发,设计了“六步递进,四维融入”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剧表演、课堂展示和创新实验项目等活动丰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思政目标的达成。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达92%,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信任五个维度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政资源,思政元素,教学实践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高等院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为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各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物理作为理工农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大学物理应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推动课程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应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课程资源、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并对“课程思政”、“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初步建构大学物理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框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遴选出的36个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文本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从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进行大学物理思政元素的挖掘,注重物理学史、科技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实验、生活实践等多样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元素在36个案例中出现的数量分别为120和105,远高于其余元素,表明这两个元素的认可度较高;物理学史和科技前沿的数量分别为100和98,远高于其他资源,表明教师更关注这两类资源的利用。教师对思政元素具体内涵的认识不足,资源开发较单一等问题。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结果,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理学类专业课程的育人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等构建大学物理思政元素体系,其包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界定各思政元素的内涵。从开发原则、开发策略和开发途径三个方面展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设计。采用了文字、信息化和活动三种呈现方式,并开发了物理学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和社会性科学议题四类课程资源。为便于资源共享,建构“物理思政”公众号平台。截止到2023年4月31日,“物理思政”公众号已推送原创内容9条,内容总计315条;视频类资源50个,文本类资源265个,其中教学案例66篇,四类资源155篇,论文21篇,教学案例是大学物理教师最关注的资源;用户数量达1105人,阅读量达44532次。最后,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维度明确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出发,设计了“六步递进,四维融入”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剧表演、课堂展示和创新实验项目等活动丰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思政目标的达成。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达92%,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信任五个维度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政资源,思政元素,教学实践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高等院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为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各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物理作为理工农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大学物理应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推动课程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应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课程资源、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并对“课程思政”、“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初步建构大学物理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框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遴选出的36个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文本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从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进行大学物理思政元素的挖掘,注重物理学史、科技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实验、生活实践等多样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元素在36个案例中出现的数量分别为120和105,远高于其余元素,表明这两个元素的认可度较高;物理学史和科技前沿的数量分别为100和98,远高于其他资源,表明教师更关注这两类资源的利用。教师对思政元素具体内涵的认识不足,资源开发较单一等问题。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结果,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理学类专业课程的育人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等构建大学物理思政元素体系,其包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界定各思政元素的内涵。从开发原则、开发策略和开发途径三个方面展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设计。采用了文字、信息化和活动三种呈现方式,并开发了物理学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和社会性科学议题四类课程资源。为便于资源共享,建构“物理思政”公众号平台。截止到2023年4月31日,“物理思政”公众号已推送原创内容9条,内容总计315条;视频类资源50个,文本类资源265个,其中教学案例66篇,四类资源155篇,论文21篇,教学案例是大学物理教师最关注的资源;用户数量达1105人,阅读量达44532次。最后,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维度明确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出发,设计了“六步递进,四维融入”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剧表演、课堂展示和创新实验项目等活动丰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思政目标的达成。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达92%,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信任五个维度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课程思政资源推荐管理平台开发
这是一篇关于课程思政,强化学习,推荐系统,平台开发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他课程教学中,让思政课以外的课程也能起到思政教学的作用。强化学习是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相比于静态推荐模型,强化学习的交互更新特性可以更好地解决推荐领域中的用户兴趣偏移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中缺少思政案例问题,通过优化深度强化学习推荐算法、开发课程思政案例资源管理平台,并将优化后的算法应用于该平台,实现了课程思政案例的动态推荐,主要工作如下:(1)将用户与推荐系统的交互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在经典强化学习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推荐任务场景,通过模型熵的方法优化算法的损失函数,提出了一种针对推荐多样性优化的深度强化学习推荐算法,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多样性;(2)在上述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智能体的策略更新流程,设计奖励预测模型优化智能体的交互更新过程,提出了一种针对样本效率优化的深度强化学习推荐算法,加快了模型的训练速度,提高了强化学习的样本效率;(3)针对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分析教师用户对于课程思政资源的需求,使用容器、缓存、反向代理等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课程思政资源管理平台,为教师用户提供课程思政资源的检索、浏览等功能;(4)基于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针对平台中的课程思政资源数据集,开发了课程思政案例推荐系统,并与平台进行整合,实现了为教师用户提供课程思政案例推荐服务。最后对平台的功能实现和性能表现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并具备高可用性。
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课程思政,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当前,正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时期,如何深度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各学段、各学校除了在学科课程中深入融合渗透之外,还基于活动课程进行了诸多探索,如利用各种科技文体活动、班级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然而,整体上来看活动与活动之间呈现了碎片化的样态,不同学段之间的活动课程缺乏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本研究通过搜集、梳理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具有整体性、衔接性、协同性、指向性特征。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四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问题主要包括:第一,课程目标设置缺乏整体性,体现为目标断裂与混乱。第二,课程内容安排缺乏衔接性,体现为内容同质与倒置。第三,课程实施过程缺乏协作性,表现为实施主体孤立化,以及课程资源利用分散化。第四,课程评价缺乏针对性,表现为评价内容笼统模糊、评价标准同质化。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师对课程一体化的理解以设计能力。第二,教师间的合作意愿及倾向、合作方式与手段。第三,学校管理者对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态度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基于对以上问题表征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对策:首先,提升教师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水平。主要包括强化教师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提升教师课程一体化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其次,增强教师间协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主要包括增强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段教师间协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最后,为课程思政视域下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主要包括提高管理者对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构建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研讨平台,完善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机制。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课程思政资源推荐管理平台开发
这是一篇关于课程思政,强化学习,推荐系统,平台开发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他课程教学中,让思政课以外的课程也能起到思政教学的作用。强化学习是一种交互式学习方法,相比于静态推荐模型,强化学习的交互更新特性可以更好地解决推荐领域中的用户兴趣偏移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中缺少思政案例问题,通过优化深度强化学习推荐算法、开发课程思政案例资源管理平台,并将优化后的算法应用于该平台,实现了课程思政案例的动态推荐,主要工作如下:(1)将用户与推荐系统的交互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在经典强化学习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推荐任务场景,通过模型熵的方法优化算法的损失函数,提出了一种针对推荐多样性优化的深度强化学习推荐算法,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多样性;(2)在上述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智能体的策略更新流程,设计奖励预测模型优化智能体的交互更新过程,提出了一种针对样本效率优化的深度强化学习推荐算法,加快了模型的训练速度,提高了强化学习的样本效率;(3)针对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分析教师用户对于课程思政资源的需求,使用容器、缓存、反向代理等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课程思政资源管理平台,为教师用户提供课程思政资源的检索、浏览等功能;(4)基于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针对平台中的课程思政资源数据集,开发了课程思政案例推荐系统,并与平台进行整合,实现了为教师用户提供课程思政案例推荐服务。最后对平台的功能实现和性能表现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并具备高可用性。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政资源,思政元素,教学实践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高等院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为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各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物理作为理工农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大学物理应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推动课程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应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课程资源、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并对“课程思政”、“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初步建构大学物理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框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遴选出的36个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文本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从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进行大学物理思政元素的挖掘,注重物理学史、科技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实验、生活实践等多样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元素在36个案例中出现的数量分别为120和105,远高于其余元素,表明这两个元素的认可度较高;物理学史和科技前沿的数量分别为100和98,远高于其他资源,表明教师更关注这两类资源的利用。教师对思政元素具体内涵的认识不足,资源开发较单一等问题。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结果,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理学类专业课程的育人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等构建大学物理思政元素体系,其包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界定各思政元素的内涵。从开发原则、开发策略和开发途径三个方面展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设计。采用了文字、信息化和活动三种呈现方式,并开发了物理学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和社会性科学议题四类课程资源。为便于资源共享,建构“物理思政”公众号平台。截止到2023年4月31日,“物理思政”公众号已推送原创内容9条,内容总计315条;视频类资源50个,文本类资源265个,其中教学案例66篇,四类资源155篇,论文21篇,教学案例是大学物理教师最关注的资源;用户数量达1105人,阅读量达44532次。最后,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维度明确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出发,设计了“六步递进,四维融入”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剧表演、课堂展示和创新实验项目等活动丰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思政目标的达成。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达92%,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信任五个维度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源码驿站 ,原文地址:https://m.bishedaima.com/lunwen/4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