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thon实现的函数绘图语言解释器

基于Python实现的函数绘图语言解释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编译器构造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会用正规式设计简单语言的词法 会用产生式设计简单语言的语法 会用递归下降子程序编写语言的解释器 二

本文包含相关资料包-----> 点击直达获取<-------

基于Python实现的函数绘图语言解释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编译器构造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 会用正规式设计简单语言的词法

  • 会用产生式设计简单语言的语法

  • 会用递归下降子程序编写语言的解释器

二、实验环境

CPython 3.6.7

三、实验内容

因为对于这个函数绘图语言本身的设计已经很详细了,所以主要描述一下解释器程序的设计。

3.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3.1.1 技术选型

首先这个解释器是用 Python 编写的,考虑到程序编译是计算密集型应用,而 Python 又不是执行性能非常出色的语言,为什么我们还会选择 Python 作为该解释器的实现语言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 Python 对于字符串处理操作比较方便。因为解释器是需要与源代码交互的,源代码作为字符串输入,所以 Python 对字符串处理的便利性的优势就很明显

  • Python 的类型系统比较灵活。因为解释器实现上需要实现几种数据结构,而 Python 自带的类型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这些数据结构,比如 Python 的字典比起其他语言的结构体、Map、类都要方便,Python 的元组可以通过嵌套很方便地实现树形结构。Python 的列表可以很容易实现 栈、队列。这些类型为实现模块间交互的数据结构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

  • Python 本身就是一门解释型语言,有强大的运行时异常机制,这对于简化我们实现的解释器的异常处理非常有帮助

  • Python 有非常简单易用而且强大的图像处理和绘图库(PIL)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我们选择了 Python。而且考虑到重要的在于了解程序编译的原理,而不在于实现一个真正用于生产环境的解释器。

对于绘图工具,我们选择了 pillow,不同于 Python 其他的很多绘图库,比如 matplotlib,这些库主要是用于数据可视化的,而 pillow 就是一个纯粹的图像处理与绘图库,而且他绘图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契合题目要求,即给出点坐标,逐点绘制。

3.1.2 模块设计

该解释器项目目录如下:

我们将程序按照功能分为 4 个模块,lexer 词法分析器,fml_parser 语法分析器,semantic 语义分析器和 actuator 执行器,和一个主程序 main.py。

  • dfa.py 定义了枚举类 Token 和每个 DFA 的状态迁移表、和 DFA 类

  • lexer.py 定义了词法分析器类 Lexer

  • grammar.py 定义了枚举类 Terminals 和 NonTerminals,表示终结符和非终结符

  • parser.py 定义了语法分析器类 Parser,该类对递归下降子程序做了简单封装

  • semantic.py 定义了语义分析器类 Semantic,和枚举类 Operation 表示 6 种操作(设置 origin、设置 rot、设置 scale、设置绘图颜色、设置背景颜色、画点)

  • actuator.py 定义执行器类 Actuator,负责维护 origin、rot、scale、color、background 五个属性的值,和计算记录要绘制的点的真实坐标,提供生成所绘制图片的方法

3.1.3 接口传递数据结构

由于有 4 个模块,他们由主程序逐一调用,前一模块的输出将作为后一模块的输入,因此需要设计一些统一的数据结构使各个模块能够正常交互

源代码

源代码是词法分析器的输入,直接以字符串的形式输入。但是为了能够实现缓冲输入,允许源代码任意截断,按顺序调用 lexer.append()方法分批或逐一输入,可以是字符串或字符串的列表的形式。

记号流

记号流是词法分析器的输出和语法分析器的输入。首先将记号表示为元组 (Token.TYPE, value) Token.TYPE 是枚举类 Token 的任一取值,value 是所识别的源码中的单词(字符串格式)。记号流表示为记号的列表。

语法树

语法树是语法分析器的输出和语义分析器的输入。为了表示树形结构,用嵌套的二元组表示。非终结符节点表示为 (NonTerminal.TYPE, (...)) ,第一个元素是非终结符类型,第二个元素是包含的子树的元组。终结符节点表示为 (Terminals.TYPE, token) ,第一个元素是终结符类型,第二个元素是表示记号的二元组(表示该终结符的值)。由此按照语法树逐层嵌套。

操作序列

操作序列是语义分析器的输出和执行器的输入。首先表示原子操作,原子操作被分为 5 类,表示为元组 (Operation.TYPE, arg1, arg2, ...) ,第一个元素是操作类型,可以是设置 origin、设置 rot、设置 scale、设置背景颜色、设置绘图颜色和绘点,根据操作类型不同,后面给出 1 - 3 个参数,参数都是整数或浮点数,比如点的坐标,缩放的值等。然后操作序列是按照操作次序排列的原子操作的列表。

3.2 词法分析器模块设计

词法分析器以源代码作为输入,输出记号流,识别记号的工具主要就是 DFA。我们实现的词法分析器是一种表驱动型的词法分析器。在初始化一个词法分析器时,他会初始化一个 DFA 集合,每个 DFA 对应一种记号,他们有 move() 成员方法。

词法分析器在运行时需要维护 2 个队列,和 3 个列表,分别是输入队列(字符串队列),输出队列(记号队列),已处理源码列表,已识别记号列表,已发现错误记号列表。列表是留作复查用的,实际与模块外部交互的主要是输入队列和输出队列。

主程序通过调用词法分析器的 append()方法向词法分析器输入一个或一批字符串(源码),词法分析器会将输入加入到输入队列的末尾,并且启动一次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时,拷贝 DFA 集创建“活跃 DFA 集”,对活跃 DFA 集中的 DFA 逐一调用 move() 方法,若 move 失败则从活跃 DFA 集移除,若 move 进入接受状态集则做一次记录,当所有 DFA 都被移除出活跃集时,一次记号识别完成,将缓存的记号记录中最长的一个加入到输出队列尾部。循环执行上述过程,直到输入队列为空,将未识别完全的字符放回输入队列尾部,结束此次分析。

在最后一次 append 时,在参数中设置 eof 字段为 True,则词法分析器会将最终未能完整识别的字符放入错误记号中,并在输出队列尾部加入空记号表示程序结束。

主程序通过检查错误记号列表可以知道是否有词法错误,以决定下一步操作。

词法分析器部分输出如下:

3.3 语法分析器模块设计

语法分析器以记号流作为输入,输出语法树。为了简便起见,我们是用递归下降子程序实现的。由于简化的,消除左递归、左因子、二义性的文法的 EBNF 描述已经在文档给出了。所以这部分的实现只需要写出递归下降的子程序。

语法分析器部分输出结果如下:

3.4 语义分析器模块设计

语义分析器以语法树为输入,输出中间代码。所谓中间代码并没有确定的格式,所以结合该解释器的功能,我们设计了我们的中间代码。将程序划分为 6 种原子操作,设置 origin、设置 scale、设置 rot、设置背景颜色、设置绘图颜色,绘制点。其中前 5 种操作对应 5 种语句,最后一种操作是 for 语句的展开。

语义分析器遍历语法树,对表达式求值,展开 for 语句,得到原子操作的序列。

语义分析器部分输出如下:

3.5 执行器模块设计

执行器以操作序列为输入,执行绘图操作。前五种操作是对应 5 种属性的,属性通过成员变量维护。第 6 种操作,即绘制点,有两个参数,对应点的坐标。执行器首先会将该点坐标根据 origin、rot、scale 转换为绘图所用坐标系的坐标,然后记录在绘制点队列中。

当调用执行器的 create_image() 方法时,执行器会根据所有点的坐标的取值范围,生成一个能够容纳所有点的空白图像,然后给每个点加上一个坐标偏移,使其坐标为正(即能落在图片中),然后调用绘图库逐点绘制,保存并显示图片。

绘制图片效果展示:

四、心得体会

第一次写解释器还是十分有挑战的,期间主要遇到这么几个问题:

4.1 DFA 的表示方法

由于不想硬编码 DFA,所以期望将 DFA 作为一个类,通过“某些数据”实例化一个能够识别某种特定记号的 DFA。但是如何表示这些“数据”就是个问题。

首先考虑一个 DFA 至关重要的几个参数。首先 DFA 只有 1 个初态,所以不需要显式地指明初态,我们定义 0 状态为初态。然后是字典,由于我们可以在状态迁移表中隐含所接受的输入字符,所以这一部分也不需要指定,那么就只剩下状态迁移表和接受状态集了。接受状态集直接用 Python 的内建类型 set 表示。而状态迁移表就比较麻烦,首先可以用二维列表表示,但是二维列表就还需要额外的表头,而且每次顺序查找也很费时。所以我们考虑 DFA 工作时的情形,move()函数接受一个字符作为参数,然后查找当前状态下,该输入,应该跳转到什么状态。那么我们可以这么实现,将输入字符作为 map 的键,然后当前状态对应的下一状态存储在一个一维列表中。这样,一个是哈希、一个是直接寻址,就能定位到状态迁移表的某行某列,效率上不错。下面是我们实现的 DFA 初始化数据的表示的一个例子:

  • 'type' 是该DFA识别的记号类型

  • 'as_set' 是接受状态集(Access State Set)

  • 'stm' 是状态迁移矩阵

Python 灵活的内建类型也能很方便地支持我们的这个设计。

不足之处的话,一个在于对于比较复杂的 DFA 这样描述的状态转移矩阵看起来会非常庞大,实际上这个表绝大部分都是 None,所以应该考虑作为稀疏矩阵,或者树形结构存储的。

4.2 错误记号的处理

词法分析的时候遇到词法错误如何处理。首先先考虑要达到什么效果,我们希望的是,当遇到词法错误,就跳过若干字符,直到遇到一个空字符(空格或者换行),并且把跳过的字符记录为一个错误记号,然后继续进行词法分析。如何实现这种效果呢。

我们使用了一种比较有趣的方法,我们尽量不把错误记号特殊处理,像其他记号一样,我们为错误记号定义一个 DFA,这个 DFA 将会匹配从任意非空字符开始的任意非空符字符串,这个 DFA 会跟其他 DFA 一同对输入进行匹配。但是在选择最后识别成功的记号时,我们做一个差别对待,即非错误记号优于错误记号,长的记号优于短的。这样,当不能识别出任何一个正常记号时,就会被记录为错误记号。

好处在于编码简单,我们仅仅加了一个 DFA,和一两行判断,其余地方我们对正常和错误记号都一样处理。

考虑这样设计的不足的话,我觉得主要是,异常处理机制应该单独作为一个模块,并且能够有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在解释的全过程给出错误和定位。这样的话,我们现在的设计就与词法分析器的耦合过于紧密,不易于后期对这方面功能的完善。

4.3 中间代码的优化

基于多种考虑,我们没有使用语法制导的语义分析。所以我们有一个与语法分析器完全独立的语义分析器模块,并且他能够产生我们定义的中间代码。这原本就为优化提供了很多空间,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很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在这方面做任何工作。

事实上,现在再来考虑的话,可以优化的空间是很多的。

优化首先在于减少绘点的数量,我们实现的语义分析器是忠实地展开 for 语句生成绘点指令的,但是可能会有这么几种可能。一个是 for 语句的 step 设置过小,导致两个点的坐标在取整(因为像素不能有半个)后实际上是一个点,那么这种绘制就是没有必要的。这个是相对容易发现的,还有比较隐秘的在于,两个相交的曲线,或者两个重叠的曲线,他们属于不同的 for 语句,这里似乎可以节省不少。还有包括没有意义的反复设置属性,这些模式应该都被尽量发现,并且消除。

另一个优化方向是对于最终绘制效果的,比如适当增加点,或调整点的位置,使绘制的曲线的锯齿没那么明显,更圆润、清晰,而这方面其实也是字符渲染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项目设计与建设(吉林大学·杨刚)
  • 建筑设计院图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时淮龙)
  • 网络流量统计分析系统(吉林大学·石景龙)
  • 基于.NET的表格组件研究与实现(长沙理工大学·袁圣江)
  • 建筑设计院图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时淮龙)
  • 制造业数据交互式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妍)
  • 建筑设计院图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时淮龙)
  • InceptorPL/SQL解释器函数、游标和异常处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南京大学·马玲)
  • 面向编程学习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以C语言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王宏超)
  • 基于.NET的煤矿施工图参数化绘制研究(河北工程大学·李晓东)
  • 基于B/S架构的工程图纸管理系统(辽宁科技大学·孔庆涛)
  • 数字图像与矢量数据在空间数据库中的存取分析与应用(山东科技大学·姜永阐)
  • 工程图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山东大学·陶星君)
  •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项目设计与建设(吉林大学·杨刚)
  • 基于.net框架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研究(福州大学·李建飞)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毕设小屋 ,原文地址:https://m.bishedaima.com/yuanma/3541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