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关于造影剂的计算机毕业论文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造影剂的5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造影剂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对比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超声检查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造影剂的5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造影剂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对比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超声检查,乳腺肿块,造影剂,弹力成像技术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拟行手术的82例患者共计96个乳腺肿块(囊性肿块除外),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3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6±12.38)岁,肿块大小0.68cm4.50cm,平均(2.12±0.85)cm,均行术前常规彩超、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综合诊断结果,并与其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仪器和方法超声造影仪器为Siemens Sequoia 512,9L4线阵探头,发射频率为48MHz,造影剂为Sono Vue。超声造影采用全程实时录像的动态存储技术,主要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完全廓清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和廓清表现等,根据造影的增强模式和灌注特征推断肿块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仪器为Hitachi HA710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6.513.0MHz。首先常规超声选定肿块最大切面并固定,切换到弹性模式,双幅动态观察二维图及弹性图,对病灶进行评分,再测量并计算病灶区域相对于与其四周同层等面积的乳腺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推断病灶对比周围乳腺组织的硬度从而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将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良恶性结果与其病理结论对比分析。本研究的所有病例检查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超声医师完成。图像分析均由另外2位经验丰富且未参与该检查的超声医师独立进行,汇总诊断结果,意见不统一时经科室专家讨论获得结果。结果1.96个乳腺肿块中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恶性39个,良性57个。1.1恶性肿瘤39例乳腺癌超声造影时平均增强起始时间(8.86±4.26)s、达峰值时间(15.75±7.54)s、完全消退时间(25.36±5.48)s。乳腺癌经造影后病灶内造影剂分布不均匀,可见局灶性充盈缺损,部分可见走行迂曲的血管或穿支血管,且同一切面最大直径造影后明显增大,廓清后可见造影剂滞留。39例乳腺癌弹性超声主要为评分4分及SR≥3.03,图像表现主要为病灶内50%以上显示为蓝色,相对硬度较高。1.2良性病变57例肿块造影时表现为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弱增强,部分为无增强,造影前后范围基本一致,少数向肿块边缘弥漫,边界呈环形增强或半环形增强,廓清后基本无造影剂残留。良性病灶弹性超声主要为评分为13分及SR<3.03,图像主要表现为50%以上显示为绿色,质地相对较软。2.96例乳腺肿块经造影后,良恶性病灶造影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及完全消退时间和峰值强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5%,71.8%,82.3%和86.0%,82.1%,84.4%,而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的诊断效率最高,特异性为96.5%,敏感性为94.9%,准确率为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具有前途的超声检查技术,两者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了漏诊、误诊率。弹性超声具有其无创性及性价比高的独特优势,因此可作为优先选择,而超声造影作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经腹超声造影在胰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这是一篇关于实时,超声对比增强,胰腺肿瘤,造影剂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它的早期发现及恶性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至关重要。 胰腺的超声检查是目前首选的胰腺影像检查法,对局灶性病变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已往的灰阶超声检查仅停留在单纯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只能获得形态学的信息,不能获得肿瘤血管和供血信息。因此,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作为对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一种筛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以来,从血供和血流动力学方面为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常规彩色多普勒成像对低速血流敏感性差,无法显示微小血管,而且受影响因素较多,如探测角度、肿瘤位置等。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可提高多普勒超声对低速血流的检出能力,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各种伪像。 近年来新型超声造影剂及造影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超声造影技术从实验研究迅速走向临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超声诊断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以往应用的造影剂,如Levovist,在受声波照射时易被破坏,常需要间歇成像。以SonoVue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在采用低机械指数(MI)的方式下,可产生微泡谐振而不破裂,利用其产生的非线性效应加以选择性接收,可实时获得气泡在微循环中的分布,清晰实时地显示胰腺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提供了肿瘤内更多的血流信号和细微血管的显示,从而可根据不同肿瘤的供血特点提高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此外超声造影剂还可增强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实质的影像反差,有利于病灶的检出,提高了超声检查的敏感性。 目前,超声造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课题采用新一代超声造影剂Sono Vue和谐波成像技术CPS,对多种胰腺肿瘤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研究,评价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间经超声、CT、MR疑诊胰腺实质性占位患者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53.5岁。肿块平均直径2.8cm(范围0.9—6.8cm),病变位于胰头部16例,胰体部11例,胰尾部4例。恶性病变16例,包括腺癌15例,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良性病变15例,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局限性胰腺炎2例,浆液性肿瘤1例,脂性肉芽肿1例。31例病例均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经病理证实。 2.造影剂 造影剂采用Sonovue,每次快速团注2.4ml。 3.仪器 采用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iemens,USA),配有增强脉冲序列(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CPS)造影成像技术。 4.方法 4.1常规超声检查: 对所有患者先用常规二维超声扫查胰腺,记录局灶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回声表现等,然后打开彩色多普勒开关,观察病灶内及边缘的血流信号,再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进行造影前初步诊断。 4.2造影方法: 造影时将Sono Vue造影剂2.4ml经肘部浅静脉于3—5秒内快速推入,随之再用5ml生理盐水冲注。低机械指数下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机械指数为0.05~0.20。在选定要观察病灶的最佳切面后,快速推入造影剂的同时启动实时造影状态,连续实时地观察病灶的动态灌注变化,在病灶的同一切面实时不间断地观察120秒的灌注,其后在延迟期扫查肝脏以寻找有无转移灶。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显著性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开始增强时间:胰腺良性肿瘤开始增强时间平均11.9±2.0s,胰腺恶性肿瘤开始增强时间平均14.6±2.4s,恶性肿瘤开始增强时间晚于良性肿瘤。 2、开始减退时间:胰腺良性肿瘤开始减退时间平均61.9±25.7s,胰腺恶性肿瘤开始减退时间平均37.2±9.6s,恶性肿瘤开始减退时间早于良性肿瘤。 3、渡越时间:胰腺良性肿瘤渡越时间平均50.0±32.4s,胰腺恶性肿瘤渡越时间平均22.5±11.6s,恶性肿瘤渡越时间短于良性肿瘤。 4、开始增强形态:恶性肿瘤开始增强时,以细条型增强多见,良性肿瘤开始增强时以分枝型增强多见。 5、胰腺良恶性病变强化形式:胰腺恶性肿瘤开始增强时,以低增强多见。 6、胰腺良恶性病变峰值增强形态:超声造影达峰值时,增强的均匀性不同,良恶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显示胰腺肿瘤的血流灌注,反映不同胰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提高胰腺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Son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兔肝的热损伤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高强度聚焦超声,造影剂,治疗,增效,实验研究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观察SonoVueTM超声微泡造影剂(USMCA)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照射兔肝的生物学焦域(BFF)的影响,探讨微泡造影剂影响HIFU对兔肝热损伤作用的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40只质量在2.23-2.85kg,平均(2.52±0.26)Kg的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照射组,试验组:静脉注射SonoVueTM超声造影剂照射组,注射剂量均为0.1ml/kg,HIFU辐照参数设定统一(频率:1.6MHz;焦距:95mm;功率:220W;扫描方式:定点定打;辐照持续时间:30S;靶域距皮肤20mm)。照射结束即刻测量兔肝热损伤区域超声灰度值变化情况(面积和治疗前后灰度值变化差值换算成变化均值)。照射结束20分钟解剖实验兔获取肝脏标本,测量实际热损伤域的长(X)、短(Y)、厚(Z)径线值,根据椭球形最大截面积公式(S=π(X+Y)2/4)和体积公式(V=πXYZ/6)计算实际生物学焦域的最大截面积和体积的大小,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切取兔肝标本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30S后,超声灰度值较治疗前均发生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改变(均值>10),试验组的灰度值变化面积7.70±1.72cm2,灰度值前后变化差值35.35±7.18;对照组灰度值变化面积2.33±0.68cm2,灰度值前后变化差值22.30±4.08,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超声监控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的热损伤效果更为显著。两组辐照20分钟后解剖兔肝所得大体标本,两组损伤形态均近似半椭球性,测量损伤区域长(X)、短(Y)、厚(Z)径线值,根据椭球最大截面积公式S=π[(X+Y)/2]2,体积V=πXYZ/6,计算得试验组面积为8.17±1.29cm2,体积为1.13±0.19cm3,对照组面积为2.35±0.63cm2,体积为0.21±0.06cm3,显示试验组实际热损伤最大截面积和体积均较对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监控所测量面积与实际测量面积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通过超声实时监控治疗前后的灰度值变化面积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实际热损伤最大截面积(对照组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373);试验组(?)=3.179+0.868X计算预测)。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损伤区域均发生了不可逆性坏死。试验组显示无论是碳化区还是凝固性坏死区,其组织结构均较松散,空洞较大,肝细胞破坏呈碎片状,联结紊乱,小梁结构不连续;对照组反映出损伤组织相对致密、均质,肝小叶失去正常结构,核碎裂,细胞肿胀,裂解表现,细胞均质红染。两组显示坏死区与正常肝组织交界均较清晰,以充血带环绕为标志,其中充血带以外仅少许水肿肝细胞,肝小叶结构及肝细胞结构完整。对照组显示毗邻分界处坏死区为均质凝固性坏死,交界区有大量炎症细胞及有核细胞浸润;试验组为毗邻交界区为破碎的肝细胞、排列松散,不连续,细胞及核型态不规则,失去完整性。肝小梁失去正常联结,碎裂紊乱及大小不等的孔穴分布,孔穴中分布呈束分布的红细胞。 结论微泡超声造影剂SonoVueTM通过改变生物学组织的超声治疗环境,集中靶域的能量沉积,提高空化效应,提高靶域组织热敏感性,降低其损伤阈值,从而提高HIFU的治疗效能。通过超声能够实时监控治疗过程的损伤情况,较为准确的预测其实际毁损情况。此项技术是安全的,有效地,方便可行。微泡造影剂普遍半衰期较短(2-10分钟),价格昂贵,距离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和药理研究。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Son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兔肝的热损伤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高强度聚焦超声,造影剂,治疗,增效,实验研究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观察SonoVueTM超声微泡造影剂(USMCA)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照射兔肝的生物学焦域(BFF)的影响,探讨微泡造影剂影响HIFU对兔肝热损伤作用的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40只质量在2.23-2.85kg,平均(2.52±0.26)Kg的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照射组,试验组:静脉注射SonoVueTM超声造影剂照射组,注射剂量均为0.1ml/kg,HIFU辐照参数设定统一(频率:1.6MHz;焦距:95mm;功率:220W;扫描方式:定点定打;辐照持续时间:30S;靶域距皮肤20mm)。照射结束即刻测量兔肝热损伤区域超声灰度值变化情况(面积和治疗前后灰度值变化差值换算成变化均值)。照射结束20分钟解剖实验兔获取肝脏标本,测量实际热损伤域的长(X)、短(Y)、厚(Z)径线值,根据椭球形最大截面积公式(S=π(X+Y)2/4)和体积公式(V=πXYZ/6)计算实际生物学焦域的最大截面积和体积的大小,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切取兔肝标本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30S后,超声灰度值较治疗前均发生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改变(均值>10),试验组的灰度值变化面积7.70±1.72cm2,灰度值前后变化差值35.35±7.18;对照组灰度值变化面积2.33±0.68cm2,灰度值前后变化差值22.30±4.08,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超声监控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的热损伤效果更为显著。两组辐照20分钟后解剖兔肝所得大体标本,两组损伤形态均近似半椭球性,测量损伤区域长(X)、短(Y)、厚(Z)径线值,根据椭球最大截面积公式S=π[(X+Y)/2]2,体积V=πXYZ/6,计算得试验组面积为8.17±1.29cm2,体积为1.13±0.19cm3,对照组面积为2.35±0.63cm2,体积为0.21±0.06cm3,显示试验组实际热损伤最大截面积和体积均较对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监控所测量面积与实际测量面积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通过超声实时监控治疗前后的灰度值变化面积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实际热损伤最大截面积(对照组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373);试验组(?)=3.179+0.868X计算预测)。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损伤区域均发生了不可逆性坏死。试验组显示无论是碳化区还是凝固性坏死区,其组织结构均较松散,空洞较大,肝细胞破坏呈碎片状,联结紊乱,小梁结构不连续;对照组反映出损伤组织相对致密、均质,肝小叶失去正常结构,核碎裂,细胞肿胀,裂解表现,细胞均质红染。两组显示坏死区与正常肝组织交界均较清晰,以充血带环绕为标志,其中充血带以外仅少许水肿肝细胞,肝小叶结构及肝细胞结构完整。对照组显示毗邻分界处坏死区为均质凝固性坏死,交界区有大量炎症细胞及有核细胞浸润;试验组为毗邻交界区为破碎的肝细胞、排列松散,不连续,细胞及核型态不规则,失去完整性。肝小梁失去正常联结,碎裂紊乱及大小不等的孔穴分布,孔穴中分布呈束分布的红细胞。 结论微泡超声造影剂SonoVueTM通过改变生物学组织的超声治疗环境,集中靶域的能量沉积,提高空化效应,提高靶域组织热敏感性,降低其损伤阈值,从而提高HIFU的治疗效能。通过超声能够实时监控治疗过程的损伤情况,较为准确的预测其实际毁损情况。此项技术是安全的,有效地,方便可行。微泡造影剂普遍半衰期较短(2-10分钟),价格昂贵,距离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和药理研究。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对比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超声检查,乳腺肿块,造影剂,弹力成像技术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拟行手术的82例患者共计96个乳腺肿块(囊性肿块除外),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3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6±12.38)岁,肿块大小0.68cm4.50cm,平均(2.12±0.85)cm,均行术前常规彩超、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综合诊断结果,并与其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仪器和方法超声造影仪器为Siemens Sequoia 512,9L4线阵探头,发射频率为48MHz,造影剂为Sono Vue。超声造影采用全程实时录像的动态存储技术,主要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完全廓清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和廓清表现等,根据造影的增强模式和灌注特征推断肿块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仪器为Hitachi HA710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6.513.0MHz。首先常规超声选定肿块最大切面并固定,切换到弹性模式,双幅动态观察二维图及弹性图,对病灶进行评分,再测量并计算病灶区域相对于与其四周同层等面积的乳腺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推断病灶对比周围乳腺组织的硬度从而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将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良恶性结果与其病理结论对比分析。本研究的所有病例检查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超声医师完成。图像分析均由另外2位经验丰富且未参与该检查的超声医师独立进行,汇总诊断结果,意见不统一时经科室专家讨论获得结果。结果1.96个乳腺肿块中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恶性39个,良性57个。1.1恶性肿瘤39例乳腺癌超声造影时平均增强起始时间(8.86±4.26)s、达峰值时间(15.75±7.54)s、完全消退时间(25.36±5.48)s。乳腺癌经造影后病灶内造影剂分布不均匀,可见局灶性充盈缺损,部分可见走行迂曲的血管或穿支血管,且同一切面最大直径造影后明显增大,廓清后可见造影剂滞留。39例乳腺癌弹性超声主要为评分4分及SR≥3.03,图像表现主要为病灶内50%以上显示为蓝色,相对硬度较高。1.2良性病变57例肿块造影时表现为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弱增强,部分为无增强,造影前后范围基本一致,少数向肿块边缘弥漫,边界呈环形增强或半环形增强,廓清后基本无造影剂残留。良性病灶弹性超声主要为评分为13分及SR<3.03,图像主要表现为50%以上显示为绿色,质地相对较软。2.96例乳腺肿块经造影后,良恶性病灶造影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及完全消退时间和峰值强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5%,71.8%,82.3%和86.0%,82.1%,84.4%,而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的诊断效率最高,特异性为96.5%,敏感性为94.9%,准确率为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具有前途的超声检查技术,两者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了漏诊、误诊率。弹性超声具有其无创性及性价比高的独特优势,因此可作为优先选择,而超声造影作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毕设向导 ,原文地址:https://m.bishedaima.com/lunwen/4769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